這一年的聖誕節,確因“西安事變”更多瞭一重歷史意味,台中西區月子中心而孔祥熙通過禱告上帝來營救蔣介石的歷史軼事,或可供後人多一份“野史”談資。

1936年12月25日下午,蔣介石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這一年的聖誕節,確因“西安事變”更多瞭一重歷史意味,而孔祥熙通過禱告上帝來營救蔣介石的歷史軼事,或可供後人多一份“野史”談資。

在“西安事變”的解決過程中,孔祥熙當時以代理行政院長的身份主持南京政府,和宋子文、宋美齡以及贊成和平解決事變人士的共同努力,終於遏制瞭以何應欽為首的“討伐派”的圖謀;在中共代表周恩來和張學良、楊虎城的共同努力下,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停止內戰、舉國一致抗日成為可能。上述這些史實,早已為後世讀者所熟知;但殊不知,作為基督教徒的孔祥熙,還有營救蔣介石行動的另一個版本,即通過禱告上帝求得救助。這則奇聞軼事,就曾刊載於1937年1月13日的上海《立報》之上。原文摘錄如下:

上海《立報》的這則報道譯自《字林西報》,《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又稱《字林報》,前身為《北華捷報》,是英國商人奚安門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創辦;曾經是在中國出版的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孔祥熙向上帝禱告營救蔣介石的奇聞,既然原載於《字林西報》,想必大部分在華西方人士及關註西安事變的中外人士都應當看到過瞭,其國際影響也可台中產後月子中心想而知。那麼,同是基督教徒的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又是怎樣看待“上帝拯救”這回事兒呢?

本報特寫《字林西報》雲:蔣委員長自西安脫險之日,京中有一段佳話,事情是這樣的:當十二月廿五日耶誕早晨,上帝已先把“蔣委員長平安脫險”的消息,告訴孔祥熙瞭!孔是基督教徒,這天早晨,他還是和往常一樣,起身後要作一番禱告,在那幾天禱告之中,每天必要默默地說:“上帝啊!救委員長出險罷”這幾句話。那天他禱告以後,接著翻開《聖經》來讀,那本一千多頁的《聖經》,他順手一翻就翻到《新約-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卅五節……孔祥熙讀瞭上面這段,心裡不禁為之大慰。委員長今天要出來瞭,他一個人在想,還告訴瞭他的朋友。這樣一個鐘頭一個鐘頭過去,到下午四點鐘,京中果然傳來喜訊“蔣委員長脫險瞭!”不一會兒他又接到蔣親自從洛陽打來的長途電話,事情竟然千真萬確。這時他心裡的快樂不用提瞭。第二天早晨又趕忙禱告,感謝上帝,“上帝哪!您救瞭委員長!”

1936年12月12日清晨5時30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等部扣留前往西安的蔣介石,企圖通過兵諫“促其反省”,達到“救亡主張貫徹,有濟於國傢”之目的。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孔祥熙等緊急趕往南京,一場營救蔣介石,解決“西安台中月子中心月子餐事變”的工作就此展開。環球產後護理之家

事實上,“西安事變”期間,蔣介石也的確曾以基督教信仰作為精神支撐,為身處危機中的自己尋求心理慰藉。他曾向看守索讀《聖經》,聲稱將以耶穌為榜樣獲取與惡勢力抗爭的精神力量,並將其為國赴陜比擬為耶穌之入耶路撒冷,將被困與耶穌受難和孫中山倫敦遭難相提並論。宋美齡則在回憶錄中,更為明確地呼應瞭孔祥熙的“上帝拯救”論,她曾提道:“聖誕夜轉瞬至矣,是日一日間之前後形勢,希望固迭生,而失望亦踵至。餘告張學台中產後護理中心良,聖誕日為停戰限期之最後一日,如今日不能釋委員長回京,則中央軍必開始進攻。我等固死,汝亦不能獨免。此外,正如孔部長在南京所言,若於此日恢復委員長自由,不啻‘贈國傢以無價之聖誕禮物’也。……噫!聖誕老人竟來西安耶?而此老人竟與餘等共居一屋中!……委員長仰首笑曰:‘真老人至矣。’此為餘首次在西安聞委員長之笑聲。”

西安事變孔祥熙禱告“上帝”營救蔣介石
arrow
arrow

    hrgyv981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